始建于1953年的紫竹院公園,因園內西北部有明清時期廟宇,"佛蔭紫竹院"而得名。公園是以竹為景的自然山水園林。其中部青蓮島松竹滴翠,花木欣榮!鞍艘塑帯弊溆趰u的南側。軒前青石板鋪地,中有日月石。
說起日月石,還有一段故事。九十年代初,國畫大師李苦禪之子李燕先生慕名來到石明老師拳場。他是抱著探求和吸取太極文化豐富的內涵前來學習太極拳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接觸、研討,有一天,他帶著雕鑿工具來到紫竹院公園中心島石明老師教拳的地方,在一塊寬半米、長一米左右的大石頭上鑿下了巴掌大小的一個日月圖案。此日月石三項組合,即是石明老師的名字富有藝術涵義的表達。石明老師去世后,此石又變成我們后人內部的“名勝古跡”,以及石明老師小小的紀念碑。
石明老師生于1939年12月7日,卒于2000年4月18日。1979年冬至1980年初開始設場授徒,致力于傳統太極拳的傳承教學。他教學認真、兢兢業業,無論春夏秋冬,總是坐頭班車從家來到拳場。由于他異常的勤奮、奇特的悟性以及驚人的癡迷,終于探得太極拳的奧秘,并總結出一套獨具特色、功效顯著的教授方法。石明老師把自己多年所得,高度概括為“九字訣”:“飄、走、接;腰、胯、肩;散、虛、空”,這也是他簡明扼要的傳統太極拳層次體系。
石明老師離開我們已經將近20年了。雖然他不在我們身邊了,但是他高湛的技藝,深刻的太極武學和欲罷不能的鉆研精神依然不斷地激勵我們深入太極拳的實踐。在八宜軒,石明老師的徒弟和學生們一直沒有間斷太極拳的習練。每周六、日的上午,八宜軒拳場,石明老師的門生們在這里習拳、教學,繼續著石明老師未完成的事業。